到訪日期:2016年6月
話說N年前江子翠捷運站有間182巷鬆餅店便宜又大碗
剛好我家住在182巷,不過那間店是位在文化路大馬路上,與182巷是平行的
為什麼要叫做182巷我也沒問老闆,網路傳說是從182巷起家,所以叫182
我是沒發現過,畢竟182巷也蠻長的還有弄,不追究到底是發生什麼事
總之在文化路的時候去光顧過幾次,當時飲料和鬆餅都不到100元,走平實路線
後來突然搬到大仁街離我家好遠也沒捷運,就沒去過
最近又看到網友在宣傳一個紫色美美的鬆餅,剛好也叫182鬆餅,剛好就在我家附近
從182巷走過去10分鐘就到了,某天下雨的假日下午就前去光顧
店員不是很好聊,所以我沒過問是不是大仁街搬來的,跟原來文化路的182有沒有關係
但菜單跟文化路的182巳經相差甚遠,我還是不要再追究下去
裝潢走的是樸實加點英式調調(形容不是太好)
至少座位間很寬敞
2016年6月菜單參考
點餐後會請你隨便拿1個盆栽到桌上當作點餐牌
盆栽上面沒有號碼店員可能是從點餐單分辨的
本來想點從沒吃過的法式炸鬆餅,但巳銷售一空
然後想點2個1/2鬆餅來嚐口味,但挑不到2種令我有興趣
(PS.只有菜單上寫1/2系列才是,其他不能做半份)
吃過鹹鬆餅感覺好像吃漢堡,從此我就不點鹹口味
到底要點紫芯塔蘿還是塞德克巴萊(剛好雨停可以點)
貴貴(美美)與稍微平價一點(吃口味),內心掙扎著
因為第一次來,最後還是秉持著先吃口味的原則
點了塞德克巴萊麻糬鬆餅NT.230 升級加NT.69變套餐
這是69元套餐的部份,份量還不少
氣炸薯條不油,好吃
飲料蠻大杯,苿香綠茶,就很像泡沫紅茶店的口味
塞德克巴萊麻糬鬆餅,一端上我們有嚇到
這個是插花的藝術嗎~
份量跟一般格子厚鬆餅差不多
我喜歡的是中間奶油有灑上檸檬皮,有微酸口感
楓糖藏在鬆餅底下,用一個小碟盛裝,你愛吃多甜就沾多少
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麻糬流出來了,像起司一樣
跟別家不一樣的地方,中間麻糬部份特別軟,你在拿鬆餅時
雖然店家巳經切好,但還是會牽絲,就像吃PIZZA一樣
中間還夾有葡萄乾,並以芹葉點綴,雖然料多
但我不敢吃葡萄乾,菜單上沒有說明,不過愛吃的人就會很喜歡
鬆餅本身是屬於鬆軟的那種,如果喜好鬆軟的人建議可來嚐嚐
剛好我家住在182巷,不過那間店是位在文化路大馬路上,與182巷是平行的
為什麼要叫做182巷我也沒問老闆,網路傳說是從182巷起家,所以叫182
我是沒發現過,畢竟182巷也蠻長的還有弄,不追究到底是發生什麼事
總之在文化路的時候去光顧過幾次,當時飲料和鬆餅都不到100元,走平實路線
後來突然搬到大仁街離我家好遠也沒捷運,就沒去過
最近又看到網友在宣傳一個紫色美美的鬆餅,剛好也叫182鬆餅,剛好就在我家附近
從182巷走過去10分鐘就到了,某天下雨的假日下午就前去光顧
店員不是很好聊,所以我沒過問是不是大仁街搬來的,跟原來文化路的182有沒有關係
但菜單跟文化路的182巳經相差甚遠,我還是不要再追究下去
裝潢走的是樸實加點英式調調(形容不是太好)
至少座位間很寬敞
2016年6月菜單參考
點餐後會請你隨便拿1個盆栽到桌上當作點餐牌
盆栽上面沒有號碼店員可能是從點餐單分辨的
本來想點從沒吃過的法式炸鬆餅,但巳銷售一空
然後想點2個1/2鬆餅來嚐口味,但挑不到2種令我有興趣
(PS.只有菜單上寫1/2系列才是,其他不能做半份)
吃過鹹鬆餅感覺好像吃漢堡,從此我就不點鹹口味
到底要點紫芯塔蘿還是塞德克巴萊(剛好雨停可以點)
貴貴(美美)與稍微平價一點(吃口味),內心掙扎著
因為第一次來,最後還是秉持著先吃口味的原則
點了塞德克巴萊麻糬鬆餅NT.230 升級加NT.69變套餐
這是69元套餐的部份,份量還不少
氣炸薯條不油,好吃
飲料蠻大杯,苿香綠茶,就很像泡沫紅茶店的口味
塞德克巴萊麻糬鬆餅,一端上我們有嚇到
這個是插花的藝術嗎~
份量跟一般格子厚鬆餅差不多
我喜歡的是中間奶油有灑上檸檬皮,有微酸口感
楓糖藏在鬆餅底下,用一個小碟盛裝,你愛吃多甜就沾多少
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麻糬流出來了,像起司一樣
跟別家不一樣的地方,中間麻糬部份特別軟,你在拿鬆餅時
雖然店家巳經切好,但還是會牽絲,就像吃PIZZA一樣
中間還夾有葡萄乾,並以芹葉點綴,雖然料多
但我不敢吃葡萄乾,菜單上沒有說明,不過愛吃的人就會很喜歡
鬆餅本身是屬於鬆軟的那種,如果喜好鬆軟的人建議可來嚐嚐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